狂砸15亿中国憋大招敲响黑外卖丧钟
无独有偶,最近北京市发出首张“具身智能机器人食品经营许可证”,这动作背后相当于“AI 大厨”持证上岗了。
2023年中国餐饮总规模接近突破5万亿,而目前全国上海、北京、广州、重庆、南京、深圳等城市很多知名餐厅都已经在用AI炒菜机器人了。
一方觉得是解放双手,科技改变生活;另一方似乎是目前大多数人的立场,觉得炒菜机器人简直鸡肋,中餐这种煎炒烹炸之复杂,根本机器人不可能搞定。
中餐独有的技术就是炒,甚至已经细分到8种技法:生炒、干炒、熟炒、滑炒、清炒、抓炒、软炒和小炒...随便一个路边摊炒饭师傅就身怀绝技。
2023 年 5 月,国外轻食品牌 Sweetgreen,就推出了沙拉制作机器人。
将五颜六色的食材放置在管道里,机器人控制好份量,碗在传送带上移动,最后搅拌和混合。
烧水的过程中先打上3颗鸡蛋,然后把虾仁放到水中焯熟,最后平底锅倒入鸡蛋液再加入虾仁,滑蛋虾仁大功告成。
2018年,深圳一家公司与上海交通大学合作,研发出首台可以做中国菜的机器人。获得200多项专利。
刚刚提到的AI煎饼果子机器人研发耗时8年,绘制2000多张原创图纸,有108项知识产权,用近万个零部件打造。
另外一位AI炒菜机器人顶流,则是刘强东投资了2亿的橡鹿科技——最近研发出美膳狮的AI炒菜机器人,向湘菜大师杨孙师傅正式发起PK。
双方需要炒同样的三道菜:XO酱笋炒海螺,小炒黄牛肉,辣椒炒肉,都是正儿八经的炒菜。
而把这几道菜拿到路人局去品尝盲测,得到的答案绝大多数都是雌雄难辨,很难判断哪个是机器人炒的。
创始人说,未解决锅气的问题,他们现把中餐炒制所有的步骤进行精细定量,把大师的手艺拆解成颗粒,化为秒、克、度、秒转等物理组合,将菜谱程序导入机器人大脑。
最后,这台炒菜机相当于复制了顶级大厨的手感,再加上机器效率的加持,才赢下了比赛。
据国家统计局及行业公开数据,2023年餐饮业市场规模达到52890亿元,同比增长20.4%,炒菜机器人未来市场空间有望突破千亿。
别看如今风生水起,但几年前餐饮但凡跟“机器人”三个字沾边,大多都有个相同的宿命:
房企巨头碧桂园,打造6家机器人餐厅实体店,甚至曾放话一年内机器人餐厅要在大湾区布局1万家门店,然而终成空谈。
国外被外界寄予厚望的机器人餐厅Zume披萨,烧光了350亿人民币,去年宣布倒闭!
前有网友一直更新发现的预制菜餐厅黑榜,后就有餐厅把包装袋印上绝不使用预制菜的郑重声明。
但开在商场中的餐饮店有时候限制重重,比如不允许使用明火、出品要达到规范。
因此在大家不愿看到预制菜的背景下,许多餐饮商家都开始引入炒菜机器人,来满足“现炒”这个卖点。
拿头部中式快餐老乡鸡来说,早在2016年就搞了煮饭机、炒菜辅助机器人等设备。
老乡鸡在招股书当中也提到,炒菜机器人项目正在实施,现已更新换代至第三代餐厅机器人。
冲击上市的小菜园,也在招股书当中提到,2023年已经有部分门店开始用炒菜机器人,并打算上市募集到的部分资金,也用于采购3000台炒菜机器人。
据小菜园透露,一台机器人能替代数个厨师的工作;尤其在高峰期,一个操作员可以同时监控多台机器人。
2023年前9个月,小菜园的营收已超越34亿元,成为昔日网红餐厅绿茶的研究对象。
过去,想要实现“现炒”的唯一途径,就是增加餐厅中厨师的数量,但在今天炒菜机器人有了用武之地。
但今年你会发现,很多品牌使用AI炒菜机器人目的都是提高效率、减少人工——AI炒菜只是手段,而并非噱头。
比如刚刚提到的中国公司,已经做到1000台机器炒制同一道菜,口味一致;一台机器炒一道菜1000次,口味依然一致!
到现在寿司机器人已经根据偏好的口味,控制饭团的大小和硬度,能以每小时3600个的速度“捏”饭团。
但不是所有餐馆都请得起寿司之神,不得不承认,寿司机器人成功把寿司价格打下来并且普及全球。
如今看来,当AI真的脚踏实地的进入餐饮,未必是威胁,或许能解决两大顽疾:
前阵子,央视新闻的一期曝光节目,意外炸出了黑外卖窝点:高分外卖店和废品回收站开在一起,加工环境惨不忍睹……
有人掏出100元,让外卖小哥带自己吃附近干净的店,外卖小哥想了一会儿回答了两个字:没有。
数据统计,2023年中国餐饮总规模接近突破5万亿,餐饮行业的经营主体数量已超过600万家。
而炒菜机器人对大饭店来说或许目前还“差点意思”,但对于外卖场景来说却非常合适:一能解决人力问题,二能解决效率问题。
比如老乡鸡等很多正规快餐品牌用上炒菜机器人,提高效率,也给了反向让黑外卖的生存越来越艰难。
早在2020年,两台哈工大发现者炒菜机器人就启程奔赴武汉雷神山,为前线医护和患者提供餐饮后勤保障。
现在,社区食堂这个品类突然爆火,老年人觉得省心省力,年轻人觉得社区食堂,城市的省钱密码。
而上海一家社区食堂价格相当良心,荤素搭配的套餐菜,只要5元;米饭2元,一顿下来吃饱也就10元左右。
机械臂将净菜放入智能烹饪系统就能自动做相关操作,5到8分钟后成品就能出锅,狮子头、笋烧肉、打卤面都能做。
而这家餐厅的炒菜机器人能蒸煮、还能烧烤,能自动调节温度和时间,200人份的餐,10分钟就能搞定。
有海外的中餐老板说,过去开中餐快餐店对厨师技能水平的要求比较高,特别难找到适合的员工,海外开店扩张都很难,现在则迎刃而解。
不必神话AI机器人,它取代的只是重复性繁琐的流程,更不会研制菜谱,这也就需要厨师的存在。
当然,我们更不必刻意回避,因为在快餐、外卖等更需要效率的地方,我们能享受一些科技带来的实惠和便利。
本文为专栏作者授权创业邦发表,版权属于原本的作者所有。文章系作者本人观点,不代表创业邦立场,转载请联系原作者。如有任何疑问,请联系。
互联网创新第一教练,小米公司顾问,幸福图书馆发起人。《赢在微创新》主讲人,致力于微创新思想在企业经营的传播与应用。致力于“一切只为成就产品家”这一未来商业理念的创新与落地。
B轮获投占比大幅度的提高,工业4.0浪潮汹涌丨2024年Q2 AIGC产业观察
珠海新质生产力基金发布,未来目标规模达800亿元;明道创投携手风华高科等设立高端电子元器件投资基金 09.23-09.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