遂平:小馒头闯出大市场
提到馒头,那但是咱们日常不行少的食物。遂平县车站大街罗子张村乡民王红卫,把蒸馒头这种传统“营生”打造成了带富、致富的“新工业”,从无到有、从每天做几千个到每天上万个,从零星购买到企业订货,真实让馒头变成了致富工业。
10月24日,记者在王红卫的福多多食物有限公司出产车间看到馒头制造车间只要几名关照机器的工人,和面、发酵、压片、切开、成型等环节,全都由流水线主动完结。为让机器馒头做出“手艺味儿”,出产线模拟了手艺揉、切等进程,智能压片机可使面团达300多万层,细腻的口感“碾压”手艺馒头。而在车间的另一侧,工人们正在手艺制造红薯包、糖包,一个个面团通过工人们灵活的双手、不一会儿就变成了丰满润滑的馒头面坯。通过醒发、蒸制,热腾腾的馒头随同缕缕蒸汽从蒸箱推出,浓浓的馒头香气扑鼻而来。
据王红卫介绍,现在公司出产有馒头、花卷、包子、杂粮、红薯包等20余个种类,首要采纳订单出售形式,客户首要是本地的商超、校园、企业等。
说起制造馒头的诀窍,王红卫有自己的一套“独门秘籍”,他介绍:“桐花老面馒头沿袭最传统的这种工艺,便是千年迈面、宗族传承、低温发酵、三醒三发、9小时上火蒸,一口就能吃出小时候的这种滋味。”
在做好传统馒头的一起,王红卫还不停地改善改造。为满意那群消费的人多元化的食物需求,王红卫带领科研团队研发了桐花花青素老面馒头,把甘旨与摄生结合起来,赋予了传统馒头新的内在。
王红卫和记者说:“花青素老面馒头是使用蓝小麦的特别麦种,蓝小麦中花青素含量是蓝莓的7.7倍,咱们通过和上海豫荟园食业有限公司协作,花费60万元引入了当地,现在栽培有500多亩。通过传统工艺与现代科技的有机交融,通过400多天的尽力,诞生了桐花花青素老面馒头,上市之后深得顾客的喜欢和追捧。”
王红卫不只馒头蒸得好,在营销方面也下足了功夫。福多多食物有限公司不只与驻马店市各大品牌餐饮酒店签订了长时间供货合同,还与全市多家旅行社、景区协作,让桐花花青素老面馒头作为伴手礼走出遂平,走向了全国。
从手上技艺到舌尖工业,福多多食物有限公司渐渐的变成了带动当地大众增收的“金饽饽”。近年来,遂平县活跃执行国家方针,大力扶持本乡非公有制企业发展,想方设法处理公司制造、运营中的困难和问题,助力非公有制企业跑出“加速度”。(修改 李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