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菜场又火了!烧饼老板乡音喊话“天上不会掉馅饼”
2024年的年尾,在美食之都广州,菜市场兴起的不止有赋闲高管的“人生中场”开档故事。在广州被称为“河南村”的银河棠德南路,一家河南烧饼铺,也因老板推出原汁原味的“反诈烧饼”意外走红。
“烧饼热腾腾、骗子冷冰冰,求职租房需谨慎,天上不会掉馅……。”12月1日傍晚饭点,记者来到这条遍及胡辣汤、馒头、板面、烩面的河南小吃一条街上,顺着河南口音的赤色“大声公”循声而去,烧饼铺老板冯新义正在繁忙地烤着2元一个的烧饼。
与一般烧饼不同的是,每个烧饼的正中心都用赤色食用色素印着“当心有诈”。更多通俗易懂的反诈标语则印在烧饼的包装袋上。触及了身份证等个人隐私信息、租房求职中的常见场景。
“这烧饼挺得劲的,防骗标语写得也不孬。” 买烧饼的邻居表明这个“反诈烧饼”很“入味”。
烧饼铺老板冯新义来自河南许昌本年63岁,来广东打工二十余年。上一年,他和老伴拿出多年积储,在棠德南路开了这家烧饼铺,每天从下午三点经营到早上八点。
他地点的棠下被称为“的哥村”,因租房廉价、交通便当,成为外来务工人员和刚结业大学生的落脚第一站。但是,因为人流量大、人员杂乱,这儿也成为骗子频频“下饼”的方针。冯新义坦言,平常烧饼摊便是个信息集散地,常常听到顾客议论上圈套的阅历,但他不善言辞,只能用缄默沉静和加送烧饼来安慰对方。
刚买完“反诈烧饼”的一位河南阿姨盯着标语看了半响,说要烧饼藏着晚上给女儿边吃边看。
她的女儿刚从河南来广东一周,前两天正说有个“兼职模特”的面试。阿姨回去让孩子找作业多留个心眼。
上个月,一位常来买烧饼的小伙子李阳和他聊起防骗的论题。冯新义随口说了句方言:“天上不会掉馅饼,掉的不是窟窿便是圈套。”
作为58同城反诈宣传员的李阳,觉得这句话很好,主张印在烧饼上。冯新义人真实,不怕费事,就抽暇做了一个大烧饼,用黑芝麻撒上了“天上不会掉馅饼”几个大字,提示买烧饼的邻居。
城中村居民多为外来务工人员或刚结业的年轻人,他们往往面对租房、求职的两层压力,一旦缺少反诈认识,很简单上当受骗。
李阳的作业是长时间要接地气向群众推行防骗常识。像麦当劳、肯德基早餐的纸袋上有不少“slogan”,那城中村的烧饼铺为何不能也用上多种反诈标语的烧饼包装袋?
所以,李阳帮老冯规划了多种反诈标语的烧饼包装袋,“反诈烧饼”就这样诞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