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调研进行时|秋滨市场监管所:以创建全国食品安全城市为契机 助推我市酥饼企业转型升级
金华酥饼是金华传统四大食品之一,其圆若茶杯口,形似蟹壳,两面金黄,风味独特,受到众多美食爱好者的喜爱,但是近些年金华酥饼公司发展的脚步略有停滞。为推动酥饼企业的发展,近段时间,金华开发区秋滨市场监管所坚持源头严防、过程严管、风险严控,以创建全国食品安全城市为契机,帮助酥饼企业转型升级,受到企业好评。
秋滨是金华酥饼的主产地。秋滨市场监管所成立调研组,走访了辖区及周边23家酥饼生产企业和200余家夫妻店。调查发现,这些传统地方名特食品企业普遍面临发展的瓶颈。
一方面是现代管理理念缺失。据金华市小老黄食品有限公司负责人黄维健介绍, “一炉一板一人”“两个轮子一只桶”是早年金华酥饼作坊的真实写照。作为一门代代相传的手艺,酥饼行业准入门槛不高,作坊遍地开花。而我市现有的酥饼生产企业大多也是夫妻店起家,如金华市区知名度较高的苏香、默香、黄家春莲等,投资大的企业却没有,“小富即安”的传统经营理念根深蒂固。
另一方面是营销手段落后。金华默香食品连锁有限公司负责人徐朝林认为,近几年外界同类食品的冲击也严重阻碍了金华酥饼的发展,原来默香酥饼连锁店全国有50多家,现在不到20家。2000年前后,主攻批发商业市场、农村代销店、小型超市等低端市场的龙游酥饼快速地发展,仅“德辉酥饼”一家公司就占了近一半的市场占有率。而电商方面,黄山烧饼的销售额远超于了金华酥饼。零售市场、电商市场的冲击迅速影响着以成本比较高的专卖连锁经营模式发展起来的金华酥饼行业,虽然近几年慢慢的开始转型,但是失去了抢占市场先机的优势。
对此,秋滨市场监管所调研组认为,金华传统名优食品酥饼是千百年来老祖宗留下来的宝贵财富,也是金华悠久的文化遗产,理应得到更好的传承和发展。酥饼企业及作坊要遵循工艺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的思路,努力将金华酥饼做成享誉国内外的支柱食品产业。
一是转“危”为“机”,扩大“互联网+”市场。连锁专卖店受地域的限制,市场占有率有限,而企业做大需要市场化,要充分的利用“互联网+”快速地发展的机遇,降低连锁专卖店的密度,加大“互联网+”市场投入,积极与互联网公司对接,通过淘宝、美团、微信等经营销售的方式,扩大市场占有率,让网络销售成为金华酥饼做大市场的助推器。
二是创新产品,开拓新市场。2016年,酥饼“偶遇”红糖,一时间红糖酥饼成为人人追捧的“网红”,不但外地人爱吃,连吃厌了酥饼的金华本地人也抢着吃。传统行业最需要创新,也最容易创新,因此金华酥饼可以在产品细分、目标市场细分及目标客户定位上做足文章,以口味创新吸引年轻“吃货”,以营养创新吸引老年消费群,摸索出一条属于自身个人的创新发展之路。
三是借势发展,依托旅游推广。建立“金华特产一条街”、酥饼展销博物馆等,广泛吸纳酥饼生产企业、手工作坊入驻,增设体验服务,挖掘酥饼文化,讲好酥饼故事,加快形成集吃、购、游于一体的体验观光旅游链,将金华酥饼打造成金华的一张“金名片”。
四是抱团合作,加强品牌培育。发挥政府的名牌战略引领作用,学习“缙云烧饼发展委员会”、“黄山烧饼老街”等模式,通过政府部门、行业协会、酥饼企业各方相互合作,使土地、劳力、资金、技术、服务、市场等资源的配置更趋合理,实现企业规模化、生产标准化、经营品牌化、成员技能化、产品安全化,逐步提升金华酥饼的品牌效应。
目前,秋滨市场监管所的调研报告已引起金华开发区有关部门、金华市酥饼行业协会的格外的重视,相关振兴金华传统名优食品的政策正在酝酿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