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悲情创始人”吴长江:一晚输5亿赌掉300亿公司送自己进大牢
不知道2024年才能出狱的吴长江,看到自己这个已经被外国人“领养”的“亲儿子”,沦落到如此地步,会作何感想。
他会不会后悔自己当初应该管住自己的手,别在那一晚上就输了5个亿,然后又把自己300亿的公司也给别人做了嫁衣裳?
另一个阵营的老板,基本都是苦孩子出身,“穷则思变”,依靠自己的天分和努力,草根逆袭。
他的父母还是很有远见,供他好好读书,告诉他“学好数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
不得不佩服老两口子,老吴在20多年后,就是依靠“数理化”里的“数、理”两大项开启了自己的“霸业”。
老吴确实是块读书的好材料,1984年考上了西北工业大学,现在的“双一流”高校,陕西省高校中的翘楚。
他弟弟随后上了中专,不如他哥哥,但在1980年代,毕业后也算是知识型高级技工了。
那个时候,还没那么多的机会让大学生自主择业,基本都是分配,老吴这样直接进了国企,算是有了“金饭碗”,初出茅庐就达到了普通人一辈子都无法企及的高度。
不过,老吴天生就不是“池中之物”,四平八稳的国企可平复不了他那年轻而又躁动的心灵。
1992年,我国的改革开放步入了新的阶段,市场经济蒸蒸日上,大批体制内的人才纷纷开始下海。老吴“化龙”的机会终于来了。
8月,吴副处长在领导的一身叹息中,迈出了人生逆袭的关键一步,从国企辞职了!
在那个我国还需要“用一亿条裤子换一架飞机”的年代,他学的飞机制造在市场经济发达的深圳可真是一点用武之地都没有。
无奈之下,老吴只能先在1家台湾的电子厂凑合凑合,当了“万金油”一样的储备干部,其实主要是客串保安。
这种小企业其实没什么商业机密,老吴这么高的智商,设计灯泡跟玩一样,很快就掌握了,而且产品的销量也摆在明面,老吴发现照明是个不错的行业。
10个月后,29岁的老吴带着存下来的1万5千块钱,跟老板告了别,准备自己当老板了。
1994年7月,他在深圳旁边的惠州,找了5个合伙人,凑了10万块钱,开了自己的灯具厂。
别的合伙人只出钱,不参与工厂的实际运营,老吴自己也忙不过来,干脆把弟弟吴长勇叫到了身边。
万事开头难,开头确实对老吴太难了,他一上来就接了一个香港老板的订单,要2万个变压器,2周内交货。
老吴也是豁出去了,拉着弟弟和几个技术员熬了几天几夜,愣是把模具弄出来了,然后按时交货,赚了20万。
其他几个合伙人都打算股份变现,只有老吴自己想把事业干大了,于是同意了收购,香港老板投资300万,老吴的股份稀释到了16%,年薪20万。
这个香港人只让他的厂子干生产,销售的事全从香港的公司走,利润的大头也就归了香港公司。
老吴拿着20万的死工资,越来越没意思,干脆和香港老板和平分手,老吴不碰已有的客户,香港老板买下他全部的股份。
1998年,对照明行业已经开了窍的老吴和弟弟商量再成立1家专门生产照明用具的企业。
3人都是知根知底,所以一拍即合,老吴出资45万,占股45%,老胡和老杜共同出资55万,占股55%。
但是看似合理的股权分配,放到现在,如果老吴花几百块钱找个微信群,上那么几天股权的课,他就该后悔了。
创业初期,合作是比较舒服的,老吴捏总,两位老同学负责市场和销售,老吴的弟弟主内。
2000年前后,珠三角地区的照明企业超过了3000家,而且飞利浦、松下等国际大牌也都进入中国,市场是大,但是竞争同样也可以用残酷来形容。
不过,这个挑战倒是没难倒老吴,他在商业上的才华还真是属于顶尖水平,而且他对品牌运作的理解相当到位。
老吴做广告,与众不同,不找代言,不上电视,而是把广告投放到了高速公路、机场和车身,哪人多,哪就有雷士。
而且,他在产品连一面墙的展柜都摆不满的情况下,就在照明行业里第一个推行专门店模式,并且在宣传和销售补贴上对加盟商大加扶植,是真地在和大家合作共赢。
这口碑,一传十,十传百,加盟的慢慢的变多,而老吴也是硬扛了两年的投入后,才开始从专门店模式中盈利。
2000年下半年,雷士一批200万的货出现了质量上的问题,换成别人,直接换包装,当杂牌处理就完了,或者干脆公司关门,另起炉灶。
但老吴把200万产品全都给召回了!开了行业的先河!在他之前,大伙连汽车召回都不知道是怎么回事。
这一招,雷士品牌的信誉度和知名度果然又大幅度提高,老吴相当于用200万砸出来个大广告,年底销售额直接冲到7000多万。
在老吴天才般的经营下,雷士在行业中杀出一条血路,到2005年,销售额高达15亿元,成为了行业龙头企业。
老吴是越来越独断专行,这也是民营企业家的通病,没办法,什么事都和别人商量,自己也就别干老板了。
更要命的是,钱多了以后,老吴拥抱上了博彩行业,大踏步地向澳门各大档口VIP的身份努力。
那哥俩呢,看着老吴分红比自己多,没事还去耍耍钱,还什么都自己说了算,心里越来越不平衡。
11月,老胡和老杜利用自己的股权优势,在董事会上对老吴发起了“逼宫”,老吴一气之下签了股权转让协议,拿了8000万退出雷士。
可3天以后,雷士的供应商与200多家加盟商全都造了反,这些人可都是跟老吴一起混出来的,感情深厚,在保护利益方面,他们只相信老吴。
这些供应商与经销商从全国各地跑到雷士,拉着老胡和老杜开了一个从下午到半夜的“战略研讨会”。
会议之后,三位老同学达成协议,老吴重返雷士,那二位每人各得8000万退出雷士。
那二位要马上拿走1个亿,剩下6000万半年内支付。而雷士那时总共只有1亿左右的现金,都给了那哥俩,那公司就玩不转了。另外,如果半年内付不齐款,老吴手里的股票就要拍卖。
但老吴在三个人分配股权的时候,都能给自己挖坑,这要遇上“趁你病,要你命”的专业投资人,那麻烦可就更大了。
2006年6月,软银赛富的“风投教父”阎炎给了雷士4.4亿的估值,老吴很满意,结果签协议时傻了眼。阎炎用2200万美元要走了雷士35.71%的股份。
老吴应该是太缺钱了,也没找个专业的顾问团队,自己把4.4亿估值当成了实际投资。没办法,老吴硬着头皮把协议签了。
有了钱的老吴,为了大踏步的扩张,开始与资本亲密合作,又把高盛也拉了进来,陆续在惠州、重庆和临沂建了3个工业园,还收购了搞节能灯的世通投资。
不过,他的持股比例已经降到了29.33%。软银赛富成了最大的股东,老吴排名第2,高盛第3。
2010年,老吴人生的巅峰时刻,雷士照明在香港挂牌上市,市值最高达160亿港币,约合300亿人民币!他本人也以29亿的身价,排名福布斯第390。
2011年,阎炎又把照明行业的巨无霸施耐德引入了雷士,占股9.22%,成为第3大股东。
老吴始终不改独断专行的作风,即使不是大股东了,依然把雷士当做自己的私人买卖。没经董事会决议,他就把总部迁到了老家重庆,荣归故里。
老吴有事没事地就拉着公司高层,前呼后拥地往澳门跑,关于他挪用公司资金去耍钱的传闻也不绝于耳。
2012年5月,老吴的一个朋友出现点状况,老吴因为涉及其中的一些资金问题被请到了公安机关“喝茶”。
5月25日,内忧外患的老吴不得不辞去了董事长和CEO的职务,阎炎接任董事长,CEO及其他一些高官职位由施耐德的人担任。
“与人方便,与己方便”真是没错,老吴平时对合作伙伴和员工是非常关爱,到了关键时刻,大伙也投桃报李。
此时的老吴还手握15.34%的股权,如果他能从证券交易市场吸纳足够的散股,那么他将有绝地反击的机会!
王冬雷是做家用面包机起家的,德豪润达在行业内也是排名第二,并于2004年在深交所上市。
此时的王冬雷看好LED照明,不过他自己的产品既没有品牌,又没有优质的销售渠道。
不差钱的王冬雷将从证券交易市场收购雷士的股份变成雷士的第1大股东,让老吴重掌雷士。
2012年12月,王冬雷按计划持有了雷士20.24%的股份,成为了雷士第1大股东。
2013年1月,老吴再次“出山”,被董事会任命为CEO。3月,阎炎不玩了,退出董事会。
老吴这一招“驱虎吞狼”确实有了效果。但他的股份只剩下6.79%,变为第6大股东。
但是,他想没想过,对雷士的品牌和渠道垂涎三尺的王冬雷,就甘心花10个亿跑到雷士来当个“吉祥物”?
两个人对外的时候,一幅“你侬我侬”的温馨场景,但私下里对雷士的争夺愈演愈烈,王冬雷靠小家电起家,拉拢加盟商和安抚员工的水平可一点也不比老吴差。
而老吴也真是病急乱投医,本来就好赌,现在更想通过赌场赚个大的,好从雷士翻盘。
结果赌债越欠越多,他只能把雷士的股份不断转让变现,而根据协议,王冬雷有优先收购权!
这时候,员工和加盟商早就让王冬雷拿下了,老吴的“法宝”和“悲情牌”全部失效了。
最后两边因为老吴拒不交出公章,都动了“全武行”,老吴的助理和司机被打伤。
王冬雷更是爆出大雷,透露老吴曾经跟自己交代,一夜之间欠下了5亿赌债,每天的利息就1000多万,被债主的打手天天堵家门!
10月22日,王冬雷让手下把实名举报老吴挪用公款的一大摞材料提交给了惠州市公安经侦部门。
经过二审,老吴被判了10年,从2014年进去开始算,2024年出来。同时被罚了5.6亿,于是他剩下的那点股份也都拍卖干净了。
王冬雷干掉老吴以后,把2个哥哥还有自己的儿子都安排进了雷士,但是做面包机出身的王冬雷确实不太适合跨领域,雷士在他的手里每况愈下,业绩和股价双双下跌。
2019年8月11日,王冬雷把雷士照明中国区照明业务的70%股权和雷士照明品牌,打包作价55.6亿贱卖给了美国的KKR,“雷士照明”同时更名为“雷士国际”,一代民族品牌就此变成了外国人的囊中之物。
他的亲儿子德豪润达则表现更差,巨亏超过50亿,假如没有政府补贴和变卖资产,早就难逃退市的命运。
但是,王冬雷也因涉嫌挪用政府补贴,私用公章被实名举报,公安机关随即立案侦查。
他本人也因负债累累,持有的德豪润达股份被全部拍卖,从而丧失了对德豪润达的控制权。
多么熟悉的情节,5年前他给老吴设计的剧本,5年后,他自己又倾情出演了一遍。
2024年,虚岁60的老吴就要出狱了,不知道这位曾经叱咤照明行业的一代枭雄,尚能饭否?
老吴的例子很现实地反应了很多草莽出身的中国企业家的问题:排斥现代化的企业管理,做事随性而为,思想不能与时俱进,在与资本博弈的时候又缺乏专业相关知识和团队。
希望中国的青年一代企业家,从老吴身上好好吸取这次的教训,励精图治,奋发图强,让我们更多的民族品牌能够雄踞世界之林,而不要再沦落为资本的猎物。返回搜狐,查看更加多